作為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六穩"後的第一個金融數據,8月份顯的格外重要,它一方面代表了"寬信用擴基建"政策的落地實施情況,對未來經濟的走向有著一葉知秋的指示意義;另一方面,它是表現如今金融機構對資産配置偏好和實體對未來經濟預期的一個窗口。 從總量來看,信貸1.28萬億低於市場的預期,社融1.52萬億高於市場預期。投資者在慣性思維下,過度低估了表外非標融資的修復情況和債券融資的支援,也過度高估了銀行對政策的執行力度。社融貸款化的傾向可能正在改善。
從分項來看,表內貸款居民部門仍然高增,企業部門再次出現了票據衝規模的現象;社融裏,信託貸款和未貼現承兌匯票修復和債券融資的高增長改善了社融貸款化的傾向。
我們認為在年內來看,社融已經基本確定觸底企穩,在政策的引導下,總量上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對經濟增長動能的放緩有一定的改善。 但從銀行信貸對企業部門的放款以票據來充規模和債券融資仍然是高評級主體的天下來看,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信用風險仍需密切關注。
風險提示:寬信用效果不及預期。